欢迎您来到河东区教育信息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社会力量办学 > 正文
临沂市河东区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作者:   来源:   时间: 2016-12-30 17:25:51   浏览次数: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编制和发布2016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鲁教职字〔201631号)文件要求,现将2016年度河东区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河东区总面积617平方公里,人口54.5万,辖8个镇、街道,189个行政村,设有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临空经济区临沂东城新区省级汤泉旅游度假区省级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区内传统产业特色鲜明,五金机械、食品加工两大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国五金产业工贸城、中国脱水蔬菜加工城、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区,亚洲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基地江北最大的五金钢材集散基地。河东区现有职业学校4所,其中公办职业学校1所,民办学校3所,共有在校生5153人,其中2015年招生1730人,比2014年多招生380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比例为38.4%。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人数不断增加,年培训劳动力6000人次以上,基本形成了中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工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二)设施设备

河东区职业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钢琴室、电钢琴室、舞蹈室、会计模拟室、收银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电子及单片机实训室、钳工室、电焊实习车间、汽修实训车间等特种教室40余口。机电实习车间配有普车实训区、数车实训区、数控洗、加工中心、线切割、摇臂钻床、龙头刨床、锯床等先进的实训设备。设备总价值1600万元。图书馆现有藏书5.3万册。近三年来,共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拨付专项资金800万元,主要用于设备采购和师资培训;市财政投入6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建设;区财政投入4200万元,主要用于区职业中专基础建设、设备投入、教师培训、专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充足的资金投入,为学校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队伍

河东区坚持“学历与经历并重”的原则,近年来选拔和引进(聘用)一批高技能人才,使全区职业学校教职工总数达409人,全部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专业课教师330人,双师型教师137人。

河东区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并分阶段分步骤选派部分教师到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同时,坚持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2年至少到企业实践2个月的做法,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 近两年来,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共计100余人次。

河东区根据专业设置教学,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来自行业企业的校外兼职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度共聘请18位来自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专业人员或“能工巧匠”,他们承担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毕业实践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

区财政拨付专款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专业教师离岗学习和定期轮训制度,切实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双师型”队伍的比例达到规定的要求。

、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河东区组织各职业学校结合专业特点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组织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业余生活丰富。

各职业学校始终注重学生的常规管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继续实行《河东区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千分考核制度》。

1、坚持利用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演讲。要求各学校规范升旗制度,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每一个演讲者根据学校德育教育需要确定讲话主题,收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

2、利用主题班会,加强教育感化学生。规定各学校根据制定的德育总体规划并结合特定时间节点确定每周班会的主题,让全体学生都来参与到主题班会的讨论中,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

3、督促狠抓课间操质量。课间操是反映校容校貌的窗口,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区教体局经常组织各学校分管教干到各职业学校检查课间操上操情况,并定期公示。

4、开展多种德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组织各职业学校利用家长开放日“家校交流周”、法制教育报告会、消防演练、第二届金秋体育艺术节、“致敬青春、圆梦中国”2016新春师生联欢会等活动,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通过评选表彰省市区校各个级别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及“优秀团员”,在同学和班级间形成了奋发拼搏、努力向上的良好氛围。在201511月份举行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河东区职业中专报送的两个节目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5、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精神。2015年先后组织参加了临沂市创文明城市街头志愿活动、临沂市航空嘉年华大型志愿者活动以及临沂市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志愿活动。

安排各职业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邀请企业领导和成功校友来校作报告,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根据企业岗位特点,制定了不同专业的职业行为规范。实训场所模拟企业环境,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各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举, 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双证并重。学校一手抓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手抓专业技能的培训,成立学习互帮小组,建立创新活动室,开展技能比武。多种举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各学校在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良好,文化课合格率达100%,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5%,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8%,毕业率达100%

(二)就业质量

河东区职业教育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和谐发展观,成立了一支“懂专业、知学生、会指导、服务优”的专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队伍,全方位、多层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让广大学生学有专长保障高质量的就业。几年来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企业满意率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学校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学生到学校报名就读积极踊跃。

组织各学校通过举办就业创业报告会,开设就业创业课程,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河东区还积极联系区内外优秀企业到校开设招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和烟台国际深入探讨出国劳务合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范围,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就业率达98%,对口就业率达96%,初次就业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创业率达12%

、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布局

据统计,河东区每年需要新增技术工人、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近万人,同时需要对大量企业在职职工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河东区职业教育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对经济开发区、各个工业园市场的调研,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现有专业进行审核,及时调整专业,合理设置专业。2015年度,河东区组织各职业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发展和建设的总体规划,保留了大部分主体专业,取消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施工等专业的招生,新增加了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电子商务(3+2)专业方向,为学生的学历提升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也促进了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区职业中专的电子商务专业成为临沂市特色专业。另外还扩大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招生规模。

(二)质量保证

2015年度,为了更好的保证中职教育质量,河东区教体局分别开展了2014-2015学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估检查、2015年度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年度检查。完成了2016年河东区职业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初诊工作,并向市教育局上报了初诊报告。

河东区引导区内职业学校积极参与省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河东区职业中专的省规项目建设于20166月份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创建中期评估,项目建设工作得到专家组一致认可。该校规划总投资3200万元,建筑面积23110的教学实验培训楼和教学实验综合楼开工建设,现基础施工已基本完成。

2015年度,河东区人民政府落实370万元职业教育专款,用于区职业中专基础能力建设、中职学校教师培训、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等工作,不断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发展。

河东区教体局举办了全区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各职业学校踊跃参加,学生全员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比赛成绩及社会影响。2016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河东区师生共有2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市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及等次较去年均有显著提高

(三)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源头之水,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河东区多措并举积极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走出去”。各职业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途径有: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培训;实施“产学研”结合,主要是侧重将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上,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根据《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积极动员、鼓励、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本学年河东区职业中专选派王忠俊等11位老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选派徐向颖等20位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

二是“请进来”。各学校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师队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三是“派下去”。各校有计划下派实战型教师到生产企业、行业协会挂职锻炼。对于坚持到业务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开发和参加实习培训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分配上的倾斜。对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应用开发的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他们的创新成果,像其他科研和教学成果一样,给予充分的重视。为使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市场所需达到有机结合,以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企业实践,学习深造,提高了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实训操作能力,使教师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满足了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河东区职业教育一直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本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加强校企合作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的重要措施来抓,与企业在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

1、在政府主导下,积极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产教研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有效实现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制架构,是在国内外职业教育长期实践中被证明的重要规律和经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大力发展、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下,我们先后与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富士康科技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青岛海信、柳州五菱、山东九州集团等国内外优秀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

2、合作办学,优化育人结构

1)中高职对口贯通,实施“三二连读”合作办学。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河东区职业中专顺利拿到 “三二连读”招生资格,2015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三二连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三二连读”的成功招生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2)坚持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学生实习情况

河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2016年8月,下发了《河东区教育体育局转发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对于学校实习工作进行方案审核,不定期检查等形式进行,确保了学生实习质量。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河东区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积极牵头成立了山东省五金加工职教集团、临沂职业教育集团,参与临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临沂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临沂商贸物流职教集团。将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面向市场需求,推进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河东区各职业学校先后与区内外二十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各专业学生都有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场所,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就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型的中等技术人才,这对职业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各个学校内涵发展、专业建设的重点所在。河东区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力度,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彰显职业教育社会性和就业性的特色,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技能人才。河东区先后成立了多个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参与地方人才培养。2015年,河东区职业中专被临沂市商务局批准为临沂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机构,每年为全区培养数百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2015年度,河东区还组织了农村“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特种作业上岗培训、新上岗教师岗前培训。

河东区组织各学校安排一定经费帮助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设置了助学金和生活费补贴,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规定,目前就读学生学费全免,并有约20%左右的学生享受每年的特困补助。并且学校每名教师都有帮扶对象,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政府履责

(一)经费

2015年度,河东区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贫困生救助款项全部按照规定拨付到位。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已拨付370万元。省规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根据合同约定和工程进度逐步拨付到位。

(二)政策措施

1)出台政策,确保中职教育质量稳定提升。

2015年,河东区教体局制订了《河东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办法》,围绕中职教育质量,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为主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的“四个要素”为教师队伍、教学设施、教学常规和教学改革,并于2015年12月份对各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提出问题,督促改进。2016年,河东区教育体育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转发了《临沂市教育局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的通知》(临东教字[2016] 15号),制定并印发了《临沂市河东区贯彻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的通知》(临东教字[2016]16号) 加强中职学校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中职办学规范化。

2)制定措施,促进区域普职协调发展。

2016年,河东区教体局制订了《河东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2016年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临东教字[2016] 27 号),要求区内各普通中学向中职学校输送学生,并将其纳入对普通中学的目标考评之中。为了发展区域内中等职业教育,河东区教体局提出了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开展中职教育资源整合。

3)做好招聘,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招聘方面,河东区积极顺应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教师的招聘、培养力度。在整体编制已满的情况下,还积极招聘专业技能人才,对于紧缺专业的教师招聘,还可开通绿色通道,并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的灵活机制。

、特色创新

(一)河东区职业中专实训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河东区职业中专被批准为省规第一批建设立项单位以来,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真正能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通过企业调研和校企座谈会,学校认识到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偏重于理论,学生技能训练水平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此,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试点,根据学校现有条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依靠学校实训场地设备,利用企业来料加工的形式,与企业共建共管实训生产线,把即将顶岗实习的学生放到生产加工一线,进行一定时间的生产性实训,让学生在实训时对接企业产品,感受“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在生产中体验企业经营与管理,开创以“生产带实训、实训促生产”的实训教学模式,实现产学深度融合。

1、整合实训资源,成立机加工实训中心。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壮大,在学校组织的实训资源高效利用研讨会上,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外聘专家联合论证最后形成共识:整合教学实训资源,科学高效组织实训教学。学校在原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单独成立了数控技术应用实训中心。

2、与合作企业共建共管生产线,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工艺流程,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从订单培养企业引进加工生产线,实训中心承接合作企业加工项目。该工件的加工生产过程涵盖了普车、数车、钻削、数铣加工等多工种机械加工工艺,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岗位定期轮换实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机械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实现了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并以此实训案例,与企业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教材。

3、分批上机,分段指导,重复作业,批批受训。在师傅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产品试制,正式投入生产后,每台机床安排一名技能小组学生为组长,带3-5名实习学生轮班进行生产实训。实习学生以3-4周一轮换,轮岗前以实训产品作为实训成绩的重要依据,对上一批参与的学生进行实训评价,与经济指标挂钩,奖罚兑现,让学生在生产实训中提高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检测技能,明确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体验企业的生产文化,实现了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课堂与车间、课件与产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五合一对接”。这样每批保证20-30名学生参与实习,一个班分两批轮训,一学期一条生产线就可以培训2-3个班级,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产学研合一”。

4、作品变产品,训练变生产,课件考核变产品质量检测,考核分数变学生实训补助的主要依据。产品加工与学生实训作品的要求完全不同,学生实训作品是以加工某个工件为课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成工件的能力,完成的工件是以好坏优劣的程度来评分,质量标准要求不严格,完成的只是学生课题作品,不存在废品率和成本核算。而生产性实训是真正的产品生产,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来组织,加工的产品必须是高质量的成品,必须符合企业的产品质检要求,必须按时按量交货,否则就是违约,就要处罚金,学生上机训练生产的产品不但要与本人的实训成绩挂钩,还要与经济效益挂钩,奖罚分明,通过这种生产带实训的实训教学模式,参与产品加工的学生专业技能大大提高,对产品加工的步骤和方法、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等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和熟悉,打通了学生就业与企生上岗中间的技术通道,解决了学生就业时出现的短路现象,实现了教学模块具体化、教学课件产品化、教学过程实景化、教学场地工厂化、教学组织生产化、教学管理企业化、教学评价效能化的实训教学效果。

(二)河东区职业学校注重德育教育

河东区职业学校确立了“德育为首创品牌名校”、 “技能立身育行业英才”的办学目标,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到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去,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提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尊重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个性特长,用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幸福和未来奠基。

1.注重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美德养成教育。

河东区职业学校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作风,逐步使学生的“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获得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基本一致的社会人。

2.创立全员育人的班主任聘任制度。

各职业学校一直以“关爱工程”为主渠道,以“学会关心”为切入口,推行“班主任聘任制”。提倡“爱心互助”,探索“特殊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搭台,教师表率,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爱心操作系列中,先后开展了以“牵手结对”、“闪光积聚”、“综合素质提高”等形式为主的专项活动,通过“榜样示范、自勉自励、爱心放送、激发潜能”等举措,全方位关爱“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把阳光下的挚爱送给最需要关爱的学生。

3.制定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

1)细化了“河东区职业学校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操作规程,强调“多元关注”和“发展性评价”。

2)制定了以“鼓励进步、鼓励创优”为宗旨的“十佳之星”评选方案,“大家来追星,优化学习过程”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3)制定了“学生德育目标管理”,确定了“基本素养”中六项一级指标和二十二项两级指标的具体内容,把“德育育人,和谐发展”的内涵渗透其中。

4)逐步完善了《河东区职业学校德育千分制考核方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量化,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

(三)临沂沂蒙职业中专的职教拥军特色鲜明

临沂沂蒙职业中专学校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老区红色基因,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创新发展,在职教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的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学校把国防教育设置为职教特色专业,成为全校各专业系每届在校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加强全校师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训练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强化军魂教育,激发爱国爱军情怀。已成为具有国防教育、军事教育特色的职教学校。学校科学的融合模式,鲜明的办学特色,逐步成为全省职业教育和国防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先锋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纪律过硬的军、地两用特色技能人才。学校积极发挥特色培养优势,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向毕业生宣传国家征兵政策,每年都有100余名优秀毕业生应征参军,为国家国防后备力量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走在了全省职教拥军的前列。

八、学校党建工作

2015年度,各职业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各校党建工作要点及学校工作思路,大力加强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增强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阵地作用,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学习质量和水平。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通过增强学习力,提升创新力、执行力。

(二)突出主题教育。干部联系群众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教育培训和党员的轮训,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忆党恩、颂党情”书画展、“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教”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用典型事迹鼓舞人、激励人,营造激情干事、大干快上的工作氛围。

(三)开展特色活动。围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开展党员联系学生、家长结对子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理论研讨会、到教育实践基地接受教育等特色活动,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四)充分发挥组织功能。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支部活动,全年召开支部大会不少于6次,支委会或小组会不少于8次,落实党课制度,定期组织收看党建电教片,更新“党员学习园地”内容。

(五)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务公开制度》,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制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规范自由裁量,推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重大经费开支项目,坚持集体研究、政府采购制度。对需要公开的内容,通过召开会议、网上公开、张贴公示等形式,提高政务公开的实效性。

九、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河东区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在省市教育主管单位的指导下,在遵循市场的导向性、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前提下,积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实训与理论知识之间脱节明显。学生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没有兴趣,感到枯燥,使课堂教学不够理想;学生即便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得较好,到了实训课堂却会发生实物与名称不符。课程内容设计滞后于市场需求,表现在专业课的理论偏深,缺乏实用性和先进性,没有体现出职业性。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割裂的条件下,即使学生通过某些方式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这种掌握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无法同现实工作情境联系起来。

二是学校缺乏与企业有效的的沟通合作。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职业学校校自发的状态,学校对市场和企业不了解,与对方的沟通少之又少,很多学校没有做企业调查,对企业人才需求不够了解,只是单方面培养人才,教师去企业实践制度不规范,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缺少政策支持,课程安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企业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其次,校企合作层面较浅。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学校把校企合作工作仅仅看作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一种途径,少数学校的合作形式和内容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合作深度不够。学校对行业标准了解不够,企业对教学过程不熟悉,导致一些订单培养流于形式,停留在签订一份合作办班的协议上,在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进行教学上缺少实践。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会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能人才。

河东区教育体育局

2016年11月30日